第275章 少年的日记(第2页)
也有着对于江南道新修建的水渠的统计,以及今年从年初解冻之后到这四月以来的开垦良田有着多少亩,以前有多少亩等等。
还有着刑事案件,出现了多少盗匪,又有多少飞贼等等。
大家一边看,一边揣摩着圣意。
陛下想要做什么呢
李世民却又接着下令,让郭安把陇右道、河东道、河北道、河南道的账簿拿了出来,传阅下去。
诸卿可以看一看,以这黄河之南的地方,有着多少良田,又有多少人口。
每一年,黄河之南的地方耕种了多少亩田地,又有多大的丰收。
而黄河之北又耕种了多少田地,又有多大的丰收
再看看,又有多少地方的百姓,在二十年前,为了躲避战火,从而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住着。
如今,还有着不少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的百姓不愿意出来的
看一看,比一比。
想要让大唐的重心放在东南沿海之地,不说说说那么简单的。
不是李世民一拍桌子,下达了命令,就真的把重心放在了东南沿海地带。
因为在陇右道有着关陇世家,他们算是李唐的根。
李世民不能为了发展,而不顾这些人的死活。
更别说,黄河以北,还有一个山东士族呢,还有河东士族呢。
这些世家大族的实力,真的不可小觑。
李世民要做的就是用事实说话,让大家都能看清楚形势,都能够心服口服,心甘情愿地顺着他的思路,把重心放在东南沿海。
而他这么一开口,众人也都知道李世民想要做什么了。
陛下……!
裴义山就急急忙忙站出来了。
从这些账簿上看,东南之地的良田众多,丰收也比黄河之北的要好多了。
看的他都羡慕不已。
可裴家的根就在河东,他不可能抛弃了自己的祖宅、祖地,直接去东南之地。
可若是让陛下觉得东南好,黄河以北不值得朝廷去重视。
那以后的河东之地就可想而知了。
李世民却直接抬手,制止了裴义山的谏言。
诸卿,朕这些年来批阅奏章,也就发现了这一问题,故此,当年才会想着把那些流民安排在岭南之地。
让他们去岭南开垦荒地,还给他们落户,只要是他们开垦出来的田地,那都是他们所拥有。
仅仅是一年的时间,大唐就多出来几十万亩良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