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圆满结束(第1页)
陈平安看着桌子上堆着的几百封拜帖,多少有一些无奈。
自从许敬宗、褚遂良、苏烈、裴行俭被李世民重用之后,他那识人之明的美名也传开了。
然后,就有很多人递上了拜帖,希望能够得到陈平安的赏识,从而被举荐。
这算是封官的最佳捷径了。
总有不少人幻想着,自己的一个拜帖,附加上一篇辞藻优美的文赋,肯定能够进入陈平安的法眼,然后,就被他举荐给了当今陛下,最后,一道诏令下来,他就可以入朝为官。
抱着这个想法的人,还不在少数。
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,就已经收到了上百封拜帖。
陈平安对张超道:以后就不要收了,告诉他们,若想为官,就去参加科举取士。
如今文举、武举都有,有才学的就去参加文举,有武力的就去参加武举,科举取士相对来说,也是比较公平公正。
这才是他们入朝为官的最佳捷径,也是最好最佳的路子。
张超抱拳道:喏。
陈平安其实也看了几封拜帖,上面的人,他也不认识,史册上也没记载。
至于后面的文赋,写的也确实像是那么一回事儿。
可是,陈平安不想趟这个浑水。
从始至终,他举荐的人也就只有两人,那就是马周和许敬宗。
一正一邪。
正好互补了。
至于褚遂良、苏烈、裴行俭,那是他们本身就有能耐,出现在了史册上。
这并非是陈平安举荐,这一点,是要分开论的。
不然,李世民还觉得他写的史册,就是为了举荐这些人。
不过,也好在这些个人本就是历史上的名臣名将,符合李世民的爱才之心,也不会太过怀疑什么。
处理完了拜帖。
陈平安又开始宅在房间里面,写着历史。
造纸司正在建立之中。
不过,陈平安的桌子上已经摆上了一叠新纸。
这是那造纸坊专门提供。
到现在,也就李世民的桌子上,还有陈平安的桌子上,摆放着新纸。
连高士廉、长孙无忌等人,都还没用上。
麟德元年,武氏开始垂帘听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