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三章 炼制(第10页)
这还没有炼制成功金色文胆,就开始想那第三件本命物,不妥。今日事今日毕,先将今日事做得尽善尽美,才是正途大道。
陈平安收敛思绪,凝神屏气,最后取出了那只来自桐叶洲青虎宫的炼物之器,五彩-金匮灶。
然后开始在心中默念一遍埋河水神娘娘相赠的那套炼物道诀。
茅小冬从头到尾,都没有说话。
多说无益。
修行是自己事。
即便是传道人,解惑几句,指点几句,就已经差不多了。
哪怕是护道人,对此更是不会插手,最多就是那人不幸炼制失败,尽量保住那人的大道根本,竭力追求一个被护道之人的"留得青山在"而已。
陈平安身前已经摆满了各异天材地宝,突然抬起头,望向坐在对面的茅小冬,问道:"茅山主,我其实有个疑惑,一直想不明白。"
茅小冬点头道:"问。"
陈平安问道:"我们浩然天下,既然有七十二书院坐镇九洲,为什么不是七百二十座是中土文庙做不到,还是至圣先师不愿意这么做"
茅小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缓缓道:"我只说我个人见解,你拿去参考,未必正确,但是可以作为你理解这个世道的一种可能性,如何"
陈平安点头,"好!"
茅小冬这才说道:"关于此事,我曾经与人探讨过。如今可能已经不太有俗世人记得,很早之前,嗯,要在三四之争之前,北方皑皑洲,在昔年四大显学之一的某位老祖宗提议下,刘氏的鼎力支持下,以及亚圣的点头答应之下,曾经出现过一座被当时誉为‘无忧之国’的地方,人口大概是千万余人左右,没有练气士,没有诸子百家,甚至没有三教。人人衣食无忧,人人读书,夫子先生们所传学问所教道理,皆是四大显学与诸子百家的精粹内容,但是尽量不涉各自学问根本宗旨,不过主要是以儒家典籍为主,其余百家为辅。"
说到这里,茅小冬缓了一缓。